土壤出現鹽漬化和板結問題后,應該怎么解決?
發布時間:
2023-08-30
1、土地深耕
一些種植者把土地犁到只有10厘米深的地方。這種耕地是不對的。長期這樣耕地,會導致土壤耕作層變淺,耕地逐漸板結,土地的保水性、透氣性變差,農作物減產。
正確的栽培深度應為20—30厘米。這種對土地的深耕,可以使土壤通風,打破犁底層,改善耕層結構,有很好的抑制作用。
2、合理選肥
種植者合理選擇肥料是非常重要的。常用化肥的誘鹽能力由高到低依次為:氯化銨>氯化鉀>硝酸銨>硫酸鉀>尿素>三元復合肥>二元復合肥。由此可見,含氯化物肥料的鹽分較強,其次是硝酸鹽和硫酸鹽肥料,在溫室土壤中施用時應特別注意。
3、增施有機肥
有機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,會轉化為腐殖質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的堿度。此外,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有機酸,可以中和酸堿,緩解鹽堿化。
種植者需要注意一點。使用有機肥時,如果使用糞肥,必須徹底分解。否則,種子不會發芽,幼苗會被燒掉,根也會被燒掉,土壤鹽堿化會越來越嚴重。
4、增施微生物菌肥
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菌能加速土壤有機質的分解,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,從而打破土壤板結,調節和提高土壤的保水、保肥、透氣性,使土壤更適合作物生長。
但種植者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與殺菌劑、殺蟲劑、除草劑、含硫肥料(如硫酸鉀、稻草灰)、過酸或過堿肥料混用,也不能直接將細菌肥料撒在表面。高溫干旱、零下溫度條件下施肥、菌肥和未熟農家肥的使用不應混用。這些條件可以很容易地殺死細菌肥料中的生物細菌。
5、多用腐殖酸類肥料
腐殖質是團聚體結構的主要成分,腐殖質主要是由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而獲得的。因此,直接向土壤中添加足量的腐殖酸,可以大大增加團粒結構的形成量,從而改善土壤壓實問題。
種植者在施用時應注意溫度。一般溫度在18度以上,但不能高于38度,因為腐植酸肥料在寒冷天氣下見效慢,如果溫度過高,干物質的積累會減少,效果會不好。
6、秸稈還田
農作物秸稈直接還田后,在其分解過程中,可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礦質元素。同時,作物還田增加了土壤有機質,改善了土壤的透氣性(增加了二氧化碳濃度),促進了土壤的生長。有益微生物可以有多種用途。
特別是對于7—10歲的大棚,秸稈的效果非常好,比單獨使用有機肥效果更好。很多菜農還在用未成熟的肥料做有機肥,危害相對較大。不管是雞糞還是牛糞,都可以在使用時加入秸稈進行發酵。
7、種草
種植者可以通過種植一些草來減少水分的蒸發,從而緩解土壤鹽分的上升。例如,果園里可以種老鼠茅草、紫花苜蓿等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草生長時,草的根系不宜過長,以防止其與果樹爭奪生長養分。也要注意生長,不要讓它長得太高,否則會對果樹下部果實的生長產生較大的影響。
8、輪作倒茬
輪作和留茬種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土壤鹽漬化。這種方法更適用于鹽漬化程度較低的地塊,從而起到緩解效果。
上一頁:
下一頁:
聯系我們

微信公眾號

在線域名萬能碼